一)流感的證型分類及對應臟腑
中醫將流感歸類為「時行感冒」、「溫病」或「疫病」範疇,其病因多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夾雜疫癘之氣,具有強烈傳染性。以下結合中醫文獻記載,分析流感的分型、對應臟腑及治療思路:
- 風寒束表證
病機:風寒外襲,肺衛失宣。
症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
臟腑:主要犯肺衛(肺主皮毛,寒邪由表入肺)。
- 風熱犯肺證
病機:風熱外襲,肺衛失調
症狀:發熱重、惡寒輕、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口渴、舌尖紅。
臟腑:肺衛受邪,熱鬱肺絡,或兼及胃(熱灼津液)。
- 暑濕鬱表證
病機:暑濕外襲,脾肺失調。
症狀:身熱不揚、頭重如裹、胸悶脘痞、口黏納呆、舌苔白膩。
臟腑:濕邪困阻脾胃(脾主運化水濕)。
- 表寒裡熱證(寒包火 )
病機:外寒內熱,肺胃失和。
症狀:外寒內熱,惡寒發熱、無汗煩躁、咳嗽氣促、便秘尿黃。
臟腑:表寒鬱閉肺衛,裡熱蘊結於肺胃。
- 氣虛外感證
病機:氣虛衛外不固,外邪乘虛而入。
症狀:反覆感冒、乏力自汗、低熱纏綿、舌淡苔白。
臟腑:肺脾氣虛(肺衛不固,脾虛氣血生化不足)。
二)不同的證型會用甚麼中藥治療?
- 風寒束表證
治療原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常用中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如麻黃湯)。
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荊防敗毒散。
- 風熱犯肺證
治療原則:辛涼解表,清熱宣肺。
常用中藥: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如銀翹散)。
中成藥:銀翹解毒片、雙黃連口服液。
- 暑濕襲表證
治療原則:清暑化濕,解表和中。
常用中藥:藿香、佩蘭、厚朴、白扁豆、滑石(如藿香正氣散)。
中成藥:藿香正氣散、保和丸。
- 表寒裡熱證
治療原則:解表清裡,宣肺止咳。
常用中藥:麻黃、石膏、杏仁、甘草(如麻杏石甘湯)。
中成藥:防風通聖丸。
- 氣虛外感證
治療原則:益氣解表,扶正祛邪。
常用中藥:黃芪、白朮、防風、黨參(如玉屏風散)。
中成藥:玉屏風顆粒、補中益氣丸。
三)除了中藥外,中醫還有甚麼方法(如針灸、拔罐、刮痧等)治流感?各種治療的方法有何作用及優勝地方?
中醫治療流感除了使用中藥外,還有多種非藥物療法,如針灸、拔罐、刮痧、推拿、艾灸等。這些方法通過調節人體的氣血、經絡和臟腑功能,達到祛邪扶正的效果。
1)針灸 《針灸大成》:「大椎穴,主傷寒發熱,頭痛項強。」
原理: 通過刺激經絡穴位,調節氣血運行,疏通經絡,達到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扶正祛邪的效果。現代醫學認為針灸可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如降低IL-6及TNF-α等促炎因子,減輕流感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
常用穴位:風池、大椎、合谷、曲池、肺俞
優勢:
1)起效快,尤其對流感初期的發熱、頭痛、肌肉酸痛有顯著緩解作用
2)無藥物副作用,適合長者或兒童使用,也可以與西藥同時使用
2)拔罐 《醫宗金鑒》:「拔罐法,能逐寒邪,通經絡。」
原理: 通過負壓作用於皮膚,疏通經絡,祛風散寒,活血化瘀,促進代謝廢物排出,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也能降低C反應蛋白(CRP)等炎症指標,減輕流感引起的炎症反應。
常用部位:背部膀胱經(如肺俞、風門)、大椎穴。
優勢:
1)對流感引起的肌肉酸痛、背痛有顯著緩解作用
2)操作簡便,適合家居使用
3)刮痧 《醫宗金鑒》:「刮痧法,能解表散邪,清熱解毒。」
原理: 通過刮拭皮膚,疏通經絡,解表散邪,清熱解毒,所謂「出痧」是毒素排出的表現,實際上是皮下微血管破裂的結果,可激活免疫系統,常用於風熱或暑濕型流感。
常用部位:背部督脈、膀胱經,頸部風池穴,手臂曲池穴。
優勢:
1)對流感初期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有快速緩解作用。
2)無需特殊設備,操作簡單。
4)艾灸 《醫學入門》:「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原理:通過溫熱刺激穴位,溫經散寒,扶正祛邪,常用於風寒型流感或體虛外感者。艾灸的溫熱效應可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研究也認為能調節T細胞亞群,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
常用穴位:大椎、風門、肺俞、足三里。
優勢:
1)適合體質虛寒或反覆感冒者,能增強正氣,預防流感復發。
2)無創傷,適合長期使用。
5)推拿 《醫宗金鑒》:「推拿法,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發熱。」
原理: 推拿通過手法刺激經絡穴位,調和氣血,解表散邪,常用於兒童或體弱者的流感治療,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如IgA、IgG)水平,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
常用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清肺經。
優勢:
1)適合兒童及不耐受藥物者,無副作用。
2)操作溫和,可居家使用。
在中醫理論中,春天與肝臟關係密切,養肝對於預防流感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從中醫理論、文獻記載及現代醫學的角度,詳細解釋養肝如何幫助預防流感:
四)有云春天養肝,養肝對防流感起了甚麼重要的作用?
根據《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天是陽氣升發、萬物生長的季節,與肝的「升發」特性相應。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春天養肝有助於人體氣血運行順暢,增強免疫力,從而抵禦外邪等流感病毒。
反之《醫宗金鑒》有云「肝氣鬱結,則氣血不和,百病叢生。」春天肝氣易鬱結,情志不舒會影響免疫力,因此春天養肝有助疏解鬱結,保持情志舒暢,增強抗病能力。
建議可多春天時可多吃綠色食物(如菠菜、芹菜),酸味食物(如山楂、檸檬),以養肝疏肝,避免過食辛辣,以免助長肝熱。
五)中醫治流感有甚麼優勢?
中醫治療流感的優勢在於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進行個性化治療,並通過多種方法增強免疫力,減少併發症。
1)個性化治療
中醫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將病情分為不同階段,並針對性地使用中藥方劑。
2)增強免疫力
中醫通過調理氣血、扶正固本,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幫助身體抵抗病毒。一項針對COVID-19康復期患者的研究顯示,服用中藥(如補中益氣湯)的患者,免疫功能恢復速度明顯快於未服用中藥的患者,且疲勞、咳嗽等後遺症顯著減少。
3)減少併發症
中醫通過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等方法,減少患者的肺部炎症和纖維化等併發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醫藥參與治療的患者中,肺部CT影像改善率顯著提高,且重症患者轉為危重症的比例降低。例如,湖北省中醫院使用中藥治療的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時間縮短,且無一例發展為危重症。
4)副作用少
中藥對治療流感的副作用較少,適合長期調理和康復。例如一項針對連花清瘟膠囊的研究顯示,其治療COVID-19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有效率達91.5%,且未見明顯副作用。
六)從起居、飲食及運動方面,怎樣在春天防流感?
- 飲食調養
– 多吃綠色食物(如菠菜、芹菜),酸味食物(如山楂、檸檬),以養肝疏肝。
– 避免過食辛辣、油膩,以免助長肝火。
- 運動調節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 可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舒緩運動,調和氣血。
- 穴位保健
– 按揉太衝穴(肝經原穴)、肝俞穴,有助疏肝解鬱。
– 艾灸足三里、三陰交,調和肝脾。
- 起居作息規律
– 早睡早起,順應春天陽氣升發的特性。
– 避免熬夜,以免耗傷肝血。
七)5款增強抵力的防流感茶飲?
以下是5款增強抵抗力、預防流感的茶飲,適合日常飲用來提升免疫力:
- 薑棗紅茶
功效:溫補脾胃,驅寒暖胃,增強免疫力
材料:紅茶1包(或茶葉3克)、生薑3片、紅棗3顆(去核)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杯中,以熱水沖泡10分鐘即可飲用。
- 桑葉菊花茶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適合初期感冒或預防流感
材料:桑葉5克、菊花5克、枸杞5顆
做法:以熱水沖泡10分鐘,稍微放涼後飲用。
- 胖大海陳皮茶
功效:利咽潤喉化痰,增強呼吸道防禦力
材料:胖大海2粒、陳皮5克、生薑1片
做法:所有材料加入熱水,浸泡15分鐘後飲用。
- 黃耆紅棗茶
功效:補氣強身,提升免疫力
材料:黃耆10克、紅棗3顆(去核)、枸杞5顆
做法:煮水15分鐘,取出茶湯飲用。
- 百合銀耳茶
功效:潤肺養陰,適合乾燥季節,提高抵抗力
材料:銀耳5克(泡發)、百合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煮30分鐘後加入百合,再煮10分鐘,最後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飲用。
八)請問患流感時浸溫泉會有害嗎?除了浸溫泉,還有沒有其他活動要避免?
適量泡溫泉是一種有助身心功能提升的養生活動
好處如下:
1)促進血液循環:提升白血球運輸更有效率,有助於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原體
2)幫助放鬆肌肉: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動,提高睡眠質量,間接增強免疫力。
3)模擬發燒狀態: 研究顯示適度的體溫升高,可提升熱休克蛋白(HSPs)的生成,這有助於細胞修復和增強免疫反應。
但需視乎個人健康狀況而定,否則會造成身體負荷,適得其反。以下情況是不建議泡溫泉:
1)感冒、發熱或流感時 : 患病時,泡溫泉可能加重體溫調節負擔、增加脫水風險,反而讓免疫力下降。
2)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高溫環境會使血壓波動及心率加快,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有潛在風險。
九)陳醫師近期有沒有接過一些流感重症的病人?可否分享治療這類病人的個案?
本人有位長者病人, 蘇女士,78歲,平時會到公園晨運、與街坊喝茶聊天。然而,這個農暦新年對她來說特別難熬——一場突如其來的流感讓他飽受折磨。
流感來襲,反復發熱
在過年前,蘇女士感到渾身無力,咽喉乾痛,並開始發燒。她以為只是小感冒,便喝了些薑湯便休息,但當晚高燒至39°C,還出現氣促、寒顫及肌肉痠痛的症狀。家人趕緊帶她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流感,並開了退燒藥與抗病毒藥物。
幾天後,雖然體溫偶爾下降,但蘇女士仍然反覆發燒,胃口變差,整個人虛弱無力,連走路都開始氣喘,而且因晚上咳嗽嚴重,難以入眠,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中醫調理,溫和退熱
她的家人決定帶她看中醫試試。診症時發現蘇女士舌苔厚白,脈象虛浮,可能是風寒未清,加上年長體虛,導致氣陰兩虛,免疫力未能提升,病程遷延不愈。 經過三天中藥調理及艾灸治療,蘇女士的體溫趨於穩定,夜晚咳嗽減少,睡眠也變好了。之後兩周週的調理,她的精神明顯恢復,食慾改善,也沒有再氣喘,沒有留下後遺症。
醫者心語
流感對於長者來說,不只是普通感冒,而可能引發肺炎、心臟病等併發症。中醫著重標本兼治,不僅清除風邪,還要調理體質,讓身體恢復自我防禦能力,這樣才能真正痊癒,避免流感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