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瞓捩頸?
「瞓捩頸」,亦稱為落枕,是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Acute fibrositis),大多數是由於頸部長時間處於不當位置引起,例如使用過低或過高枕頭或睡眠姿勢不正確、頸部受涼等,會引致頸部的肌肉和肌腱進行異常拉伸,使頸後部的神經造成壓力,導致起床時感到頸部僵硬及疼痛,無法隨意活動。 另外,頸椎、肩、背等部位亦有可能出現疼痛,嚴重者更會出現手臂麻痺的症狀。
疼痛難忍,針灸治療急性痛症有奇效
落枕輕微一般約2至3天就會自然痊癒,不少人會選擇忍受數天自然痊愈,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緩解,甚至有患者會嘗試睇跌打敷藥,但其實針灸對治療這種急性痛症療效十分顯著,能達到即時止痛和解決頸部活動受限的問題,配合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中藥,基本上一次治療便能痊愈8成。
酒店枕頭難適應,落枕嚴重疼痛難忍
28歲的黃小姐是一名空姐,平時作息不定時,外出工作時酒店的枕頭亦不適合自己,一次國際航班工作時落枕,右邊頸部麻木,活動受限,右手無法舉高,影響回程的工作,甚至回港後平躺轉身都有困難,到診所求醫時已經是疼痛第4天,仍無法簡單轉動頸部。醫師先針灸局部頸部肌肉緊張拉扯的位置,待肌肉稍為放鬆後,局部針刺加以捻轉手上的落枕穴,然後同時讓患者轉動頸部,活動頸部經絡氣血,一分鐘後黃小姐自覺頸部活動範圍增大,拉扯感減少,右手能舉起自如。再加上刮痧治療,以重複刮動及按壓等方法能促進氣血流動、疏通經絡,可以見到黃小姐後背的「痧」為暗紅色塊狀痧, 多為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瘀滯。黃小姐體質較濕,濕性黏滯易致瘀滯,較易出現落枕這種痛證,因此加上中藥治療能有效減少落枕問題。
如果落枕問題持續或症狀嚴重者,亦有可能是頸椎錯位或退化性關節炎,應盡快找專業醫師查詢和治療。
預防落枕的注意事項
- 注意頸部姿勢:日常生活每隔30分鐘左右活動一下頸部,平時多做頸部的拉伸
- 注意睡眠姿勢:趴著睡特別容易導致脖子和背部肌肉的緊繃
- 注意枕頭高度:避免枕頭太高或太低,確保脖子和肩膀緊貼枕頭,避免頸部懸空,增加頸部負擔。
- 注意溫度變化:注意頸部保暖,勿對冷氣和風扇吹,體溫下降時血液循環會變差,易引發頸部肌肉群發炎與僵硬,增加落枕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