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鼻屎,很多人會挖之而後快的衝動。而兒童呼吸道較小,更容易累積鼻屎,堵塞鼻腔,家長忍不住用手指去挖,但兒童鼻黏膜弱,挖鼻時容易反抗,有時會導致流鼻血、鼻腔感染。
鼻屎如何產生
首先了解一下「鼻屎」怎樣來。鼻腔會不斷分泌黏液,令吸入的空氣變得濕潤,不會刺激到呼吸道,同時黏住外來的灰塵和病菌。隨着呼吸,黏液水份蒸發,再加上灰塵,「鼻屎」就形成了。
當生病時鼻腔分泌會增多,鼻屎也特別多,如傷風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等。由於鼻屎會堵塞鼻腔影響呼吸、鼻子痕癢,令人情不自禁挖鼻,但經常挖鼻令鼻腔敏感,容易出現噴嚏、流涕,再次鼻屎多,循環反覆。加上手指常有病菌,有機會因挖鼻而令病菌進入呼吸道。鼻黏膜容易受損,黏膜下是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如果損傷較深,鼻血就流出來了。
滅少鼻屎產生是根本
- 保持環環境空氣清潔
- 空氣乾燥時注意加濕、多喝水
- 避免竉物毛發引起敏感
- 空氣污染指數高時外出佩戴口罩
- 體育鍛煉
可能是患病了
若果鼻屎問題持續3周以上,需考慮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鼻屎色白清稀,或伴有噴嚏反覆、通常面色偏白、有黑眼圈,有機會患上過敏性鼻炎,可以選擇中藥內服,或者選用天灸進行治療。若果鼻屎色黃綠黏稠,常聞到臭味,或伴有鼻痛、前額痛,有機會患有上鼻竇炎,應及時睇醫生,可以選擇中藥內服、針灸治療。
清理鼻子
鼻腔不需天天清理,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潔能力。清理鼻涕和鼻屎時,確保鼻腔濕潤,鼻炎或反覆鼻塞人士,可利用洗鼻器配合生理鹽水沖洗。如果鼻腔有硬物可用柔軟的棉簽,濕水後滾動清潔,或在沖涼後、用加濕器待濕潤鼻腔後,更易於挖掉鼻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