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積食?中醫有妙招!
小朋友突然唔想食飯?家長回憶一下,小朋友除了胃口差唔肯食野, 仲有冇口氣大、大便不正常、肚仔唔舒服、舌苔厚膩的問題。如果有,小朋友好大機會係消不良食滯左,積食了。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許多小朋友都會出現積食的問題。積食不僅影響孩子的食慾,還可能引發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免疫力下降、影響生長發育、心理障礙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因此,了解小朋友積食的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對家長來說非常重要。若小朋友積食問題持續,應諮詢註冊中醫師對症下藥。
在中醫角度認為,積食主要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化食物。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除了負責消化和吸收,更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小朋友天生「脾常不足」,脾胃本就虛弱,再加上不當的飲食,很容易就造成脾胃受損,導致食物滯留,形成積食。
小朋友積食的常見原因:
- 飲食不當:許多小朋友喜歡攝取油膩、甜食和零食,若經常進食這些食物,容易造成食物消化不良。特別是在節假日或外出時,小朋友更容易大吃特吃,導致積食的情況加劇。
- 進食過快:小朋友往往因為玩耍而不注意進食速度,這樣會導致食物未充分咀嚼,增加腸胃的負擔,進而影響消化。
- 情緒因素:焦慮、緊張等情緒可能影響消化功能。小朋友在學校面對考試壓力或與同伴之間的關係問題時,情緒波動會直接影響其食慾和消化能力。
- 運動不足:現代小朋友的生活方式多以電子產品為主,缺乏適當的運動,影響腸胃的蠕動能力,導致食物在腸道內滯留。
- 飲水不足:水分攝取不足也會影響腸道的正常運作。
小朋友積食的常見表現:
- 腹脹、容易出現腹痛
- 食慾減退,甚至厭食
- 大便異常,經常便秘或腹瀉
- 口氣異常(如口臭)
- 睡覺不安穩,容易出現輾轉反側、夜啼、驚醒
- 舌苔厚膩
中醫4大法門解決積食
- 中藥調理: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調整藥方。主要以消食導滯,開胃健脾為主,促進腸胃的消化功能,常用的中藥包括山楂、神曲、麥芽、穀芽、雞內金等。
- 針灸:針刺四縫穴,有健脾行氣、消食導滯之效,現代研究更表明,可促進胃蛋白酶活動,增強胃液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 小兒推拿:透過腹部推拿,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食物消化,緩解小朋友腹部不適。
- 食療:
- 山藥小米粥(小米50克,新鮮山藥100克),健脾益氣助消化。
- 小兒三星茶(山楂5克,麥芽10克, 萊菔子10克),泡水喝,健脾開胃。
改善積食6大貼士
- 熱敷和按摩:若小朋友出現腹脹腹痛,使用熱水袋輕輕熱敷腹部,再以輕柔手法順時針摩腹,可緩解不適感,幫助放鬆腸胃,促進消化。
- 調整飲食:積食期間,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熟香蕉,少量、清淡進食。積食問題改善後,均衡的飲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油膩和高糖食物,不要過度餵養。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培養孩子慢慢進食的習慣,充分咀嚼食物,避免在玩耍或看電視時進食。
- 增加運動量: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腸胃的消化功能。可安排一定的戶外活動,如散步、騎自行車等,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時間,良好的作息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和免疫系統的強化。
- 保持心情愉快:鼓勵小朋友放鬆心情,避免焦慮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