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_logo

【中醫如何調理月經】 – 劉加醫師

中醫如何調理月經

月經週期由21-35天不等,以經期的第一天至下次經期的第一天相隔的日數為一個週期。行經時間為3-7天,一般不提前或推後一周以上,行經在3-7天的範圍內就屬正常。若在兩次經期之間陰道出血,可能與子宮內膜病變、息肉、陰道/子宮頸發炎、子宮頸癌等有關,這些情況或會被誤認為月經不規則,需去醫院作詳細檢查。

現代醫學月經分期:

  1. 行經期(第1-5天):子宮內膜萎縮剝落至出血,月經來潮,基礎體溫下降。
  2. 濾泡期(第6-12天):月經剛結束,基礎體溫在低溫期,濾泡處於發育階段。
  3. 排卵期(第13-16天):子宮內膜開始增厚,基礎體溫處在最低溫,濾泡逐漸成熟。
  4. 黃體期(第17-28):排卵後形成黃體,分泌大量的黃體素,基礎體溫處在高溫期,子宮內膜持續增厚,腺體增生,並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

影響月經週期的原因:

  1. 疾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多囊卵巢綜合症、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2. 心理:情緒不穩、壓力等影響荷爾蒙
  3. 藥物:激素類、精神科、抗生素等
  4. 飲食失調:體重過重或過輕、厭食、暴食等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月經相關疾病例如月經後期、先期、崩漏、閉經、不孕、痤瘡等通常由“調經”入手,療效顯著。月經與肝、脾、腎三臟及衝任二脈關係密切,再依據月經分期及辨別體質,選用不同藥物,以平衡臟腑陰陽與氣血,達到調理月經的效果。

中醫月經分期

 

經後期(月經週期的第6-12天)

排卵期(第13-16天)

經前期(第17-28天)

行經期(月經週期的第1-5天)

治法

滋腎陰補肝血

滋陰助陽、理氣活血

補腎陽益精血

理氣活血

方藥

左歸丸、墨旱蓮、女貞子等

當歸芍藥散、益母草、桃仁等

右歸丸、淫羊藿、肉從蓉等

桃紅四物湯、艾葉、香附等

日常生活調理:

調暢情志:精神緊張可導致肝鬱氣滯,影響月經

作息定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

飲食有度:月經期間避免進食生冷,以免寒阻經絡,影響經血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