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指在沒有任何外界聲源刺激的情況下,患者耳內或顱內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包括蟬鳴聲、嗡嗡聲、搏動聲等,並可能伴有聽力減退、耳脹悶、眩暈以及抑鬱等精神症狀。根據研究統計,引起耳鳴原因可能有這些:
1. 器質性因素:
噪音傷害、中耳炎、耳中風、耳朵結構受損、聽神經瘤、鼻咽癌、高血壓、糖尿病、貧血、代謝異常、感冒病毒感染等。
2. 心因性因素:
主要是情緒壓力使然,例如工作壓力、生活緊張、焦慮恐慌、身體勞累、作息不定、睡眠障礙、天氣變化等等。
3. 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負責調控器官的功能運作、血液循環和免疫力;一旦失調,就容易導致聽覺傳導路徑任一環節的血液循環不良,因而發生耳鳴。
4. 梅尼爾氏症:
內耳有兩組主要神經,當內耳自律神經功能不良而導致血流不正常時,就有可能讓這兩組神經失調或受損,出現頭暈、眩暈、耳鳴現象。
引起耳鳴的原因各有不同,單側耳鳴則比較危險,長時間出現單側耳鳴要及時求醫。
單側耳鳴 | 雙耳耳鳴 | |
可能原因 | 聽神經瘤腦膜瘤鼻咽癌腦幹血管硬化耳中風耳膜穿孔中耳炎梅尼爾氏症感冒 | 情緒起伏生活壓力聽力退化過敏性鼻炎睡眠障礙更年期感冒 |
分型:
主觀性耳鳴:
只有患者自己可以聽到的耳鳴。
客觀性耳鳴:
患者和檢查者都可以聽到的耳鳴,通常可以通過聽診設備聽到。
根據持續時間分型:
急性耳鳴:<3個月
亞急性耳鳴:3-6個月
慢性耳鳴:>6個月
中醫認為耳鳴與心肝脾腎失調關係密切,證分虛實。實證病程短,多因風邪侵襲、痰濕困結或肝氣鬱結引起;虛證往往表現為時間長,耳鳴反復發作或逐漸加重,多因脾胃虛弱、腎元虧損或心血不足所致。
虛 | 實 | |
症狀 | 耳鳴聲尖細,夜間或蹲位時加重,持續時間長 | 耳鳴聲較大、沉悶,突然發作,持續時間較短 |
治法 | 調補氣血,滋陰,通竅 | 清肝瀉火,開鬱通竅 |
方藥 | 補中益氣湯、左歸丸等 | 天麻鉤藤飲、龍膽瀉肝湯等 |
針灸 | 耳門、聽宮、聽會、翳風、照海、三陰交穴等 | 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太沖、風池穴等 |
中醫改善耳鳴小方法
耳鳴是一個非常擾人的症狀,介紹一些中醫小方法讓你在家也能輕鬆改善耳鳴:
1. 鳴天鼓
- 雙手掩耳,手指放於腦後
- 食指放置中指之上往下彈,50-100下,每日2-3次
2. 按壓「聽宮」穴
位置:耳屏正中與下頷骨髁突之間的凹陷中,張開口亦會凹陷
做法:雙手中指指腹稍稍用力按壓3分鐘,每日2-3次
3. 按壓「合谷」穴
位置:以左手拇指橫紋覆蓋於右手拇指指蹼上,屈左手拇指,指尖處即為「合谷」穴。左手以同樣方法取穴
做法:用另一手拇指按壓3分鐘,每天2-3次
日常調護
1. 避免壓力:
可嘗試冥想、靜坐或培養興趣來排解壓力。此外作息正常睡眠充足也很重要。
2. 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有國際研究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可能會加重耳鳴的症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和蛋糕等要少吃。另外,如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縮使耳鳴加劇,應適當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