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_logo

鼻敏感

鼻敏感稱為「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免疫系統對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寵物皮屑等)產生過度反應,導致鼻腔黏膜發炎的慢性疾病。根據發作時間可分為: 季節性(如花粉症)及常年性(全年發作,常見過敏原為塵蟎、黴菌)。

鼻敏感FAQ

答:許多人認為鼻敏感(過敏性鼻炎)只是「打噴嚏、流鼻水」的小毛病,不治療也不會怎樣,甚至覺得「吃藥只是緩解症狀,不如忍一忍」。

專業醫學觀點

1. 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
鼻竇炎:長期鼻塞導致鼻竇引流不暢,細菌感染風險增加。
中耳炎:耳咽管功能受影響,尤其兒童更常見。
哮喘惡化:鼻敏感患者罹患哮喘的機率比一般人高3倍(過敏性鼻炎是哮喘的獨立危險因子)。
睡眠障礙:鼻塞導致缺氧、睡眠呼吸中止,影響日間專注力與工作效率。

2. 影響生活品質
學童:因鼻塞、頭暈導致學習效率下降。
成人:長期鼻炎症狀可能引發慢性疲勞、情緒焦慮。
社交困擾:頻繁擤鼻涕、揉眼睛可能造成尷尬。
適度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提高身體活力,但避免劇烈運動。 

答:鼻敏感是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反應,並非由病毒或細菌引起,因此不會傳染。常被誤認為感冒,但感冒通常伴隨發燒、濃鼻涕,且病程較短(1-2週)。

答:現代類固醇鼻噴劑(如Fluticasone)僅局部作用,全身吸收率極低,按醫囑使用安全,因擅自停藥反而可能使症狀惡化,導致鼻粘膜變薄。

答: 過敏原無所不在!乾燥地區可能花粉更多,而潮濕地區塵蟎更盛。改善環境(如防蟎寢具、空氣清淨機)比搬家更實際。

答:中醫透過調理體質(如補肺脾腎)可降低發作頻率,但若接觸大量過敏原或免疫力下降,仍可能復發。需配合生活習慣調整。

哮 喘

哮喘(Asthma) 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徵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等,其發喘的基理是:

1) 氣道高反應性(支氣管對各種刺激過度敏感)

2) 可逆性氣流受限(支氣管收縮、黏膜水腫、黏液分泌增多)

哮 喘 FAQ

答:典型症狀包括

  • 呼吸時發出「咻咻」聲(喘息)
  • 持續咳嗽(可能乾咳或有痰)
  • 胸口緊繃或疼痛
  • 呼吸急促,說話困難
  • 嚴重時嘴唇/指甲發紫(需立即就醫)

答:一些人可能對某些食物(如堅果、海鮮或乳製品)過敏,這些食物可能加重哮喘症狀。

答:是一種受遺傳體質和環境因素雙重影響的疾病的慢性氣道阻塞疾病,父母都有氣喘的人,幾乎都會遺傳到氣喘病。

答:游泳、慢跑或騎單車可以改善病情 。

絕對禁止快速換氣的激烈運動,例如有氧運動、長跑,或是籃球、足球等,這些運動會讓呼吸急促換氣頻繁,「溫度」、「濕度」對於氣管影響愈明顯,愈容易誘發氣喘。

在乾燥寒冷的氣候裡,以緩和的運動為佳,如在溫水游泳池游泳,或是慢跑和騎單車。

 

答:是的,某些人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改善,而其他人則可能會持續存在或加重。

專 注 力 不 足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主要表現為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全球約5-7%兒童及4%成人患有ADHD,以男孩居多,約60%兒童症狀持續至成年。

 

專 注 力 不 足 FAQ

答:有氧運動是很有幫助的,只要是達到你最大心跳率65~75% 的運動,持續進行20~30 分鐘,都會有不錯的提高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效果,例如游泳、跑步、騎腳踏車。

答:

1. 創造專注的學習環境
2. 利用時間管理技巧
3. 排除學習中的干擾因素
4. 適當的休息與運動
5. 設立清晰的學習目標
6. 建立獎勵系統
7. 運用互動式學習平台
8. 培養正念與情緒管理

答:ADHD是由於先天的神經因素造成,後天的環境僅可能惡化或是改善這些表現。
因此家長可以為ADHD孩子建立支持性環境,促進孩子在學習、互動上的表現以及彌補能力上的不足。

答: 診斷通常由專業醫生或心理學家進行,通過行為觀察和標準化測試來評估症狀。

答: 雖然有些人隨著年齡增長症狀可能減輕,但許多人會持續面臨挑戰。

自 閉 症 類 群 障 礙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主要特徵為:1)社交溝通障礙2)侷限重複的行為模式3)症狀在早期發展階段出現。根據DSM-5診斷標準,原先的亞型(如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現已統整為ASD光譜概念,依支持需求程度分級。

全球數據平均盛行率約1-2%,近20年診斷率上升(美國CDC 2023年報告為1/36兒童),男性高於女性(約4:1),以已開發國家診斷率較高。

 

自 閉 症 類 群 障 礙 FAQ

答:通常被認為是天生的,主要是由於神經發展的異常。

答:若發現疑似自閉症症狀,可讓幼兒在18個月(也可能更早)至2歲間接受自閉症篩檢,以便提早確診、接受治療。

答:自閉症是一種終身的神經發展障礙,並不會「痊癒」。

透過早期的介入和持續的提供支持,許多自閉症者能夠在社交、溝通和適應技能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因此也提升生活品質。

答:均衡飲食、避免加工、 無麩質與無乳糖飲食、增加Omega-3脂肪酸、定時進餐、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保持水分、監測食物過敏、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

答:早期跡象包括不對眼、缺乏社交微笑、對聲音或觸覺過敏和語言發展延遲。

偏 食

偏食(Dietary Bias)指個體長期對特定食物表現出過度偏好或排斥,導致飲食結構失衡,可能影響生理機能與心理健康。常見於兒童,但成人也可能因心理或環境因素形成偏食習慣。

研究顯示,全球約20%-50%的兒童曾有偏食行為,其中3-6歲為高發期。

偏 食​ FAQ

答:可以逐步引入新食物,嘗試不同的烹調方法,並與家人朋友一起進餐以增加多樣性。

答:對於兒童來說,偏食可能影響其正常的成長和發育,因為他們可能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

答:以身作則,提供多樣的健康食物,並創造愉快的用餐環境,鼓勵孩子嘗試新食物。

答: 是的,長期偏食可能導致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

答:偏食者應盡量避免高糖、高鹽及高脂肪的加工食品,並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

增 高

遺傳高度計算表
身高與遺傳有緊密的關係。 科學研究顯示,身高差異有約70%至80%是受遺傳因素影響,有關結果只作參考,個別情況建議向專業醫師查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

增高(Height Growth)是指個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身高因生理或病理因素產生的變化。

根據醫學研究與臨床觀察,小兒身高生長緩慢的原因大致可分為 先天遺傳因素 後天環境及疾病因素兩大類。

遺傳因素在兒童身高發展中扮演基礎性角色,約占影響因素的70-80%。若父母身高較矮,孩子有較高可能性也會遺傳到相似的身高潛力。臨床上常用「遺傳身高預測公式」來估算孩子的預期成年身高:男孩為(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厘米;女孩為(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厘米6。然而,遺傳並非絕對決定因素,後天的環境與照護仍可幫助孩子發揮最大生長潛能。

FAQ

答:

答:

答:

答: 

答:

小兒濕疹

嬰兒濕疹(Infantile Eczema),又稱「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種常見於嬰幼兒的慢性、反覆發作的發炎性皮膚病,多與遺傳過敏體質相關。好發於2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典型特徵為皮膚乾燥、紅疹、搔癢及脫屑,嚴重時可能伴隨滲液或繼發感染。

全球統計:已開發國家約10-20%的兒童受影響,近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世界過敏組織,2021)。

年齡分佈:60%患者在1歲前出現症狀,90%在5歲前發病(Lancet, 2020)。

FAQ

答:

答:

答:

答: 

答:

相關病案及文章

【皮膚滲水有奇效,濕敷療法解你憂】-蘇光耀醫師

【皮膚滲水有奇效,濕敷療法解你憂】-蘇光耀醫師

好多時都會收到病人求助,指皮膚炎位置一直 ...
/